科研动态
当前位置: 首页>>科学研究>>科研动态>>正文

威廉希尔williamhill中文哲学讨论班活动八:科研讨论会纪要

628日,哲学团队参加了学院组织的科研讨论,就“党大还是法大”问题进行了讨论。

讨论是由王钢提出“党大还是法大”问题引起的。

涂建华认为,党大还是法大问题,不是一个明确的命题。因为两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同。党员也是公民,必须遵守国家法律。而党员又是一个政党的成员,还必须遵守政党的纪律和规矩。党的纪律的内涵比国家法律要丰富,党员要遵守的要比非党公民多。各个政党都有自己的纪律和规矩,他们要遵守的也都多于非党群众。此外,党纪有些内容是非理性的,是强制性的,比如吃苦在前,享受在后,你没有讨论的余地,只有遵守。遵守的理由是你举手宣誓了。

夏建文经理认为:“党大还是法大”已经被认为是伪命题,我们许多同志却在展开讨论,是理论水平差的表现。意思是说,这个命题是不需要讨论的。

对此,涂建华认为,伪命题并非不能讨论的命题。伪命题有三种情况,错误的命题、不存在的问题和悖论。这三者都是可以讨论的。对于错误的问题,我们的讨论是指出问题错在那里,即马克思所说的对这个问题的唯一回答就是对问题本身的批判。对于不存在的问题,也是可以讨论的,比如网络报章上经常出现的“如果中日开战,我们如何办”等,就是假命题,但是还是有很多人在讨论,这些讨论者甚至是军事专家。科学研究的一个方法就是假设。科学不研究伪命题。但不研究是指不实证研究,并非不讨论。第三,悖论不仅可以研究,而且是很有意义的研究,不赘。

《人民日报》发文认为“党大还是法大”其实是一个伪命题。“因为从逻辑上讲,党的本质是政治组织,而法的本质是行为规则,两者不存在谁比谁大的问题,否则就会落入话语陷阱。”对此,涂建华认为上述观点是存在问题的,不错,党的本质是政治组织,但是,在“党大还是法大”这个命题中,“党”并不是指作为政治组织的党,而是指党的纪律和党的权力。《“党大还是法大”是个伪命题》的作者也看到了这一点,认为说“党大还是法大”者要表达是意思就是“权比法大”。所以,把“党大还是法大”完整表述为“党的权力大还是法的权力大”就不是一个“伪命题”了。这个问题的回答就是党员也要守法,而不能枉法。这是没有问题。这个问题的提出,是人们对枉法的腐败分子、党内的害群之马的诘问,出发点是为了维护党的纯洁和法律的尊严,是一个好问题。《“党大还是法大”是个伪命题》作者也是这样认为的,开篇就说:“党和法治的关系是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,只有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二者关系,才能确保法治中国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前进”

其他一些同志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,惜未记录。

王钢提出问题后没有回答问题,他可能是想引出别人的错误观点。

最后大家认为,对“党大还是法大”问题的争论,并不影响共产党员遵纪守法,中国共产党诞辰在即,我们都要以实际行动遵守党的纪律,做一个好党员。

(撰稿:涂建华  审稿:匡列辉)